南宁学院2023版工艺美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130507

专业名称:工艺美术

修业年限:4年,可在3~8年内完成

学历层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文创产品研发机构、工艺品生产制造企业从事工艺品设计制作、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创作方法,具备创意设计、设计表现与工艺制作的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敏锐的审美判断、现代工匠精神,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5年左右的实践,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思想政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一定人文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熟悉了解工艺美术专业相关法规政策,履行并承担工艺美术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应尽的社会责任及义务。

2.专业知识目标: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工艺美术专业相关制作流程,能够综合运用工艺美术的设计学、美学原理与方法和工艺技能,采用科学方法对艺术设计项目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职业能力目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统筹策划和组织能力,能够准确的理解客户需求,顺畅的开展创意沟通,遵照设计流程完成项目设计工作,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艺术设计手段、现代信息工具进行项目方案效果表现,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能够正确评估艺术设计项目对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注重项目设计方案的可实现性,具备胜任工艺美术师、职业设计师等工作的能力。

4.职业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行业发展,适应社会和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系统掌握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了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具有独立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以及较强的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基础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相关发展历史与政策,理解工艺美术基本属性及学习规律,掌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知识。

2.设计原理:熟悉设计学科基本原理,具备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掌握设计学、工艺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工艺实践:系统掌握工艺实践的材料与工艺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巧进行基础实践与创新。

4.研究探索:能够基于试验创新的实践实训、采用科学方法对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开展自主探究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报告撰写能力。

5.现代工具辅助:能够运用现代工具辅助获取知识、创新设计与实践创作,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设计与社会:充分发挥学校产教融和的教学模式,能参与真实项目实训具备与社会接轨的设计实践能力、良好的安全和服务意识。

7.工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正确评估工艺品对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

8.职业素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设计执行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团队合作:通过社会实践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够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团结协作。

10.沟通与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工具开展外语的读、写、译。

11.项目管理:具有项目管理意识,初步具备科学管理研究、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有一定的统筹策划和组织管理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13.身心健康:根据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条件

(一)毕业要求:思想品德考核合格,最低毕业学分为156学分。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取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学生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校准予毕业。

(二)授予学位条件:修业期满,经学校审核准予毕业,所有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含)以上,并且符合学校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设计学、艺术学。

六、核心课程

陶艺技法、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首饰创意设计、金属工艺基础、雕刻基础、工艺品设计、工艺实训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域民风民俗考察、专业综合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专业特色

(一)服务地方,面向以南宁市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城镇建设,培养会创意、擅设计、长沟通、能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

对接国家东盟经济圈、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发展规划,南宁市作为东盟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区位优势;工艺美术行业是连接东盟文化产业重要的桥梁,促进了国与国、区与区、市与市之间对话与交流;南宁学院作为首府的本科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东盟经济圈、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会创意、擅设计、长沟通、能制作的高素质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与产业链对接的大师工作室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

1.搭建产教融合桥梁

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大师工作室,按照产业主要分支建成模块化系列,形成产业化的大师工作室群,引进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进校驻点设室,他们研究和创作的作品既可直接对接市场,又能通过研究和创作作品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综合能力,实现产教的真正融合。

2.构建“双名师+骨干团队”教师队伍

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工艺美术专业引入了2位学科名师和4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大师,形成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 “双名师+骨干团队”教师队伍。在形成优势的基础上,将建立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工作站,引进更多的具有独门传统手艺和才华的工艺美术大师,构成我校在广西工艺美术专业的师资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3.构筑校企合作平台

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大师工作室,是大师们原有政府授牌工作室的延伸,具有生产企业的性质,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和市场公信度,其创作的作品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以这样的工作室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场所,是一种深入的校企合作形式。

4.形成协同育人体系

一般高校的工作室是由学校自身组建和使用,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大师工作室是与区二轻联社、区工艺美术协会、南宁市工艺美术协会、区工艺美术研究所共建,形成大师工作室群,以它为主线,与广西乃至国内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协同育人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三)建设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平台,为地方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服务

引进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群、与行业和社会工艺大师建立广泛联系,使学校聚集了一批宝贵的人才资源技艺资源。在这基础上,规划筹建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馆。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馆主要功能是挖掘、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宣传推广南宁市具有典型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技艺和传承人,促进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在挖掘、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宣传推广过程,与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挖掘、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宣传推广过程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目前这一项目已得到了南宁市科技局、广西二轻联社、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支持,学院成立了以利成世大师为主持人、工艺美术教研室教师和区内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第一期工程申报“建设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平台的研究”已启动,项目已获南宁市科技局批准立项,获得项目研究经费20万。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活态传承平台的建设,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教学资源,同时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挖掘和创新,又培养学生利用传统工艺进行文创设计的能力。




核心课程建设:



Copyright(c)2010-2012 Powered By 南宁学院 桂ICP备11008250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南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邮编:530200  电话:0771-5300759(院办)